标 题 | 【融媒评论】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为美好生活护航 | |||||||
公开日期 | 2025-05-12 10:06:28 |
2009年3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一举措,既回应了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也时刻提醒我们防患未然、吸取教训,以更坚定的决心和行动投入到防灾减灾事业中,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今年5月12日,我们迎来了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这一主题深刻揭示,防灾减灾绝非一句空洞的宣传口号,而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生存必修课。它不仅是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更是维系社会稳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灾害发生时,一句正确的应急口诀、一次果断的逃生抉择,或是一个提前排查隐患的举动,都有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
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既体现在抵御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关键时刻,也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灾害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每日乘坐的电梯、时常经过的消防通道,甚至家中堆放杂物的阳台,都可能隐藏着安全隐患;夏日突如其来的雷暴大风、旅行途中遭遇的强降雨和泥石流,也随时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于人们生活而言,灾害可能就潜伏在老化的电线里、堵塞的消防通道中,或是一场毫无准备的出行里。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微小隐患往往会酿成惨痛事故。厨房里忘关的燃气阀门可能引发爆炸,老旧小区的“飞线充电”随时会迸发电弧,楼道里堆放的纸箱一旦起火就会形成致命火墙……这些细节都在警示我们,防灾减灾工作容不得半点疏漏,任何一处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从宏观层面看,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经济稳定运行;从微观角度而言,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和应急手段,能为无数家庭守住团圆与希望。因此,防灾减灾既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然而,防灾减灾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意识的提升。在灾害面前,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每个人的行动都会影响最终结果。试想,如果人人都能熟练使用灭火器,火灾发生时或许就能在消防人员到来前控制火势;如果每个人都熟知地震逃生要点,就能减少因慌乱导致的伤亡;如果每个人都具备野外天气观察和紧急避险常识,面对极端天气时就能积极自救。
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许多人存在侥幸心理,对防灾减灾知识漠不关心,对身边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这种现象凸显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的紧迫性。我们需要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媒体传播等多种渠道,让防灾减灾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每个人都明白,掌握防灾技能、增强安全意识,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防灾减灾之路漫长而艰巨,需要我们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铭记于心,持续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从排查身边的每一处隐患做起,熟练掌握应急技能,只有这样,在灾害来临时,我们才能保持冷静,科学应对。让我们携手行动,将防灾减灾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守护生命安全,为美好生活筑牢安全屏障。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欧洲杯滚球平台_欧洲杯买球官网-线上|投注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