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宏面粉加工厂生产的曙光雪花粉。
曙光村特色农产品——雀儿沟小米。
本报记者 鲁 吟 文/图
新春时节,走进海南区拉僧庙镇曙光村八十六处高效农业示范园大棚里,眼前是一派绿意盎然、蔬果飘香的丰收景象。一垄垄顶花带刺的黄瓜和郁郁葱葱的龙椒长势喜人,菜农有的忙着给大棚里的农作物牵引缠蔓、疏花疏果,有的给成熟的蔬菜称重、打包装箱。
八十六处高效农业示范园大棚种植的果蔬品种优良,当天摘下来,就有专人专车运往超市,出现在市民们的餐桌上。除了新鲜的黄瓜已经可以采摘,一同进入采摘期的还有龙椒、豆角、西芹、蒜苗、茄子等。菜农们还精心挑选了品种比较好的黄柿子、普罗旺斯、阿斯美等多种柿子进行种植,很快就可以成熟。刚刚种进大棚的火龙果、李子、车厘子、砂糖橘等水果,在年后也能迎来丰收。
八十六处高效农业示范园大棚是曙光村村集体经济项目,2023年,与村物流中转站、保鲜库、万宏面粉加工厂等为曙光村创造了7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2024年,曙光村又新增了聚福园宾馆、合作社托管土地、停车场充换电站场地租赁等项目,预计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100万元。
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曙光村着力推进的“三变”改革。
拉僧庙镇曙光村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区居民变股东这“三变”改革为契机,全面激发改革与发展活力,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发力点,优化产业结构,把契约党建、土地流转、门市盘活作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三变”改革伊始,曙光村便优化组织架构,筑牢战斗堡垒,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各村民小组组长为主要成员的“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制定出台《曙光村推进“三变”改革实施方案》,按照既定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曙光村优化班子队伍建设,强化头雁引领,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赴先进地区学习“三变”改革经验,开阔视野,提高村干部能力素质,促进“三变”改革和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
“三变”改革推进过程中,曙光村集聚资源要素,夯实改革基础:一是开展清产核资,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让农区要素“活”起来,让特色产业强起来,唤醒“沉睡资源”,对全村门头房、土地等所有资产资源、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完善“三资”台账,确保集体资产归属明确,产权清晰,管理维护责任落实到位,共摸排流转(托管)合同256份,摸排出土地5400亩、固定资产2168752.08元;二是核实集体成员,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基本原则,制定《曙光村经济合作社成员认定办法》,组织各村民小组以公安机关户籍登记资料和村级户籍登记资料为基本依据,对户籍在村和户籍曾经在村的人员进行身份信息的全面摸底并核实登记,共确定成员886户,2025人,并及时进行审核公示;三是实施股权量化,在摸清家底,摸清人员,不漏一物,不少一金,不空一人的基础上,进行股权量化,研究制定《曙光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实施方案》,确定股东2025人,量化股份2025股,又本着“壮大集体、发展公益、实惠群众”的原则,将年度利润提取50%作为公积金和公益金,用于产业发展和公益事业,盈余按股分红。
“三变”改革深化进程中,曙光村探索多元路径,助农增收致富。路径一:土地股份合作。曙光村打造“农户+合作社+经营主体+保险”发展模式,由农户将土地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将土地规模经营或托管到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保险公司提供兜底保障,2024年共托管土地1252亩,带动村民每亩地增收200元。路径二:盘活集体资产。曙光村对闲置资产进行开发利用,建设曙光村聚福园宾馆项目,鼓励村民以资金方式入股,入股资金用于宾馆装修改造,目前共入股130人,其中低保户10人,贫困户4人,普通户116人,收到股金81600元。路径三:党总支领办。曙光村打造“契约化党建”助力增收项目,按照“合作社+单位+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契约化党建”搭台,与37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契约共建的友好关系,借助契约共建单位的关系网络,发展订单农业,同时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销售曙光葡萄、曙光玉米、雀尔沟小米等特色农产品。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有党的基层组织为中坚,有好的乡村产业作支撑,有好的长效机制保运转,曙光村正以“三变”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带领村民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康庄大道。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欧洲杯滚球平台_欧洲杯买球官网-线上|投注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